第(3/3)页 扫过在案桌旁抄录医书的邹衍,计然追忆道:“风君不知,余除却风君外,还认识一位守藏史的先生。” “余应称其为夫子…” 说着,他又微微摇头。 “计然愚笨,说是那位先生的弟子,倒是高攀了。” 计然眼中的落寞一闪而过,但似乎想起什么,又有些气愤。 风允见之,询问道:“大周典籍宫内的先生?” 风允心中猜测,不会是那位吧? 计然有心说明。 “风君日后若是前往中原之地,或许能……唉,计然也说不清了。” “几日前收到信件,那位先生如今已经不在大周典籍宫内了,现在应该是去了鲁国才对。” 鲁国……风允又想起一人来。 “大宰,您说的那位先生,是?”风允询问,以证那位是否真的出现在这错乱的大周时期。 “哈哈,风君不问,余也是要介绍的,那位先生啊,称为-李聃。” 李聃。 风允暗道果然。 “不知李聃先生如今年岁,若是遇见,也好向先生求学论道。” 老子……道家之先也。 对于道家学说,风允是喜爱的,不过他如今有了自己的道,所以只能论道而学,不可追寻。 “哦,先生啊,如今中年,其年岁余也不得详细。” 计然提起李聃,眼中尊敬。 风允思索,又道:“不知这位先生去鲁国,是要出仕?” 计然摇头。 “非也,而是先生友人去世,前去主祭。” 风允点头,也不再问,他是要前往中原,但百越之事还未稳定,不可离去。 而…… “不知大宰告知余这些,是有了离去打算?” 风允观之计然,就觉得他与扬粤之人截然不同,也无融入的心态。 计然点头。 “余之所学尚浅,来扬粤之地也是为了游学……因为一些事情而留,如今所求已得,又闻李聃先生前往鲁国,遂准备前去求学。” 风允点头。 这计然倒是自在无拘,其只是及冠之年,就已经在外游学,如今身为一国大宰,又说离就离。 “大宰向允说明此事,不知有何赐教?” 风允直入主题。 这计然不可能平白无故与他说这些闲事。 计然一笑。 “风君敏锐,余确实有事告知。” 计然认真道:“余清楚风君现为百越相,又接四国相印,如今欲来扬粤结盟,以求安定。” “此事对扬粤也有好处,余会促成。” “但…还望风君非小人,以结盟之由来欺骗扬粤。” 风允闻之,也明白计然的意思——他将离开扬粤,此时是为扬粤最后一政,遂希望能不留纰漏,完美处理风允出使扬粤,欲求结盟之事。 “大宰放心,我百越可立誓,不侵扬粤,但扬粤若侵百越,此誓作废。” 计然闻言,目光微惊,这是在感叹风允的爽快。 他并不怀疑风允在百越的威信。 “那多谢风君了。” 计然清楚风允的能力。 能够结四国相印,来盟扬粤,计然就清楚百越并非扬粤所能轻易拿捏的。 而楚国之事,扬粤也已探明,确有其事,楚国欲以彭蠡泽四国,吸引扬粤军力,以此奇袭扬粤都城。 在这样的情况下,扬粤若不与风允结盟,将腹背受敌,绝不是几国的对手。 若与风允结盟,则可全力防御楚国,无须防御彭蠡泽几国。 孰优孰劣,就是扬粤王在听完他的解释后,都能作出决定。 如此,计然再对风允一礼。 “如此,就请风君准备,明日王将召见。” 风允也回礼。 “大宰辛劳。” 计然摇头,朗笑,显然对于风允,他并无的恶意。 而处理了正事,他也不离去。 又道:“风君可曾看了我宋国的诗歌?” “诗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