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老郭一辈子学艺,学了四十多年,也拜了几门师父,对这些人他都感激,所以当师父把唯一的儿子交给他的时候,他什么都没想就答应了。 易阳他算是熟悉,十年前他就和老爷子学艺,那时候易阳还是个孩子,他去的时候经常带一些东西,这孩子性格内向,不怎么爱说话,见到人也问好,但是真要是聊天没门儿。 自从师父走了,他和妻子商量了一下,在公司给了自己这个师弟一个职位,他也没想让师弟做什么工作,只要能安安心心的不惹事就行了,老郭也知道,这位师弟不缺钱,家里的东西要是卖了,比他这个公司值钱多了,师父走的时候特意交代了,不到万不得已不能卖家里的东西。 自从师弟来了,老郭也听到了不少流言蜚语,包括以前那些走了的徒弟,意思就是老郭不考虑别人的感受,有用的人不管,没用的人却一定要管,说白了就是嫉妒,这种话传出来之后,老郭特意开了一个会,说了这件事情,结论就是不管是谁,如果不满意只能忍着,因为这是自己师父唯一的儿子,自己必须照顾。 老郭自己知道自己是怎么有现在这个成就的,方面他从天津走出来什么都没有,吃饭都没地方,那时候相声也不景气,他就到处给人打零工,只要有活儿能赚钱他就干,中间也遇到了几个师父,包括大鼓的梆子的都有,但是对他帮助最大的就是京剧师父。 那一年也是巧合,老郭刚从外地回来,听说京剧大师易先生要进行最后一场演出,易先生放在帝都也是有名的人物,易派创始人,国家领导人都亲自来家里拜访,当然了,中间有些其他原因老郭是不知道的。 易先生的最后一场京剧开在了国家大剧院,五千人的位置很快就卖没了,老郭那时候托了好多朋友才弄了一张票,听完了那一场,他决定一定要拜师。 也是一个偶然的机会,老郭正好在戏园子碰到了易先生,老爷子正在那儿指导一些孩子,看到他来了刚开始也没注意,老郭也不说话,就在那儿和孩子们一起听,等先生都讲完了,他才恭恭敬敬的上前,介绍了一下自己,易先生没有架子,听了他的想法沉吟了一下,最后让他唱了几句,唱完了先生让他回家等消息。 老郭知道这是规矩,因为没有引荐人,所以先生肯定是要查一查的,如果是别的师门那就要好好考虑,倒不是不能进两个师门,但是辈分不能乱,那时候他也没把自己电话给先生,只能是每天去戏园子门口等,过了半个月,先生让人捎话,告诉他准备拜师吧。 拜师结束后,老郭正式成为了先生的弟子,也是那时候他知道自己还有个小师弟,先生收了他之后,除了教导京剧,也问起他的想法,老郭也没瞒着,把自己的想法说了,相声是他不能放下的东西,先生也理解,听了他的想法,特意给他引进了当时一个相声群体,也是在那里,他认识了自己的搭档。 后来老郭几个人创办了德云,几年后一炮而红,红了之后老郭最感谢的一个人就是自己的师父,如果当时没有师父的饮料,自己也不能有后面的机会,可能找不到合适的搭档。 那些年老郭基本上有时间就去师父那里,跟着师父师兄们学习,后来孩子们大了他也经常带着过去,听听这些老先生的学问,包括老郭最困难的时候,师父也给了很多建议。 师父离开的时候,老郭哭的不行,多少人都没劝住,老郭自己也是控制不了,师父师父,就像自己的父亲一样,特别是师父帮了自己那么多,老郭觉得自己都没有回报过老师,所以关于师弟的所有事情,好的他同意,不好的直接驳回。 本来老郭以为自己这个师弟可能也就是这样闲散的生活了,也不怎么管他,只要不惹事,这位也真是不惹事,门都不怎么出,有时候老郭问保姆,保姆说一个星期他都不出门,老郭就让儿子没事和他聊聊天,毕竟年龄差不多。 别说,两个人虽然现实中没怎么说话,但是在网络上成为了朋友,经常一起打游戏什么的,一来二去两个人就熟悉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