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辩论的表情-《我心灵的觉醒:梁晓声经典散文》


    第(1/3)页

    我不喜欢辩论的场面,很少被辩论的场面所激动。当然,指的是中国式的——我也没经历过外国的辩论场面啊。

    写此小文,主要因为我一直是凤凰电视台《一虎一席谈》节目的忠实观众。既不喜欢辩论的场面,却又言是《一虎一席谈》节目的忠实观众,这不自相矛盾吗?

    容我解释:《一虎一席谈》,肯定是国内唯一以“谈”国计民生为主旨的电视节目;我是关注国计民生的,便也一直关注此节目。它的“谈”,不是访“谈”,是辩“谈”。而我的关注,从不注意谁的辩才怎样,只注意聆听谁对某事持怎样的观点。并且会一边听一边寻思,他或她为什么持有那种观点?

    我是钦佩胡一虎对场面的掌控能力的。辩“谈”即辩论,掌控辩论现场须一等的主持能力,他有。我想,在全国的主持人中,能力可与之比肩者肯定少之又少。

    看久了,便留意到一种现象——有那辩论者,在对方发言时,表情,不,也可以说是神经太过紧绷。给我的印象是他并非以这样一种态度来听——这可是在讨论国计民生,谁都有调查研究和思考的不全面的方面,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或许对方的观点中,也有合理之成分,对我的观点形成补充的价值,那么我可吸收进来,以纠正我之观点的偏颇甚至偏激,使我的考虑更全面些;而大抵是相反的表情——我即“智者”,“智者”的观点是绝对正确的。于是对方在他或她(事实上作为该节目的女辩者极少)看来,似乎是目光短浅的“愚者”无疑。他认真地听对方的每一句话,仿佛只为一件事——轮到自己开口时,抓住一点,不计其余,一心要将对方驳输辩倒,于是大获全胜。

    在我这个电视机前的观众看来,每一场辩论中每一位辩者的思考,其实几乎都有不全面之点。双方的观点组合起来,往往才较为全面。不消说,这也是节目的初衷和主旨。

    但我还是希望从辩者口中听到这样的话:“对方刚才的观点,我觉得也并不是完全没有道理……”

    却很少从辩者口中听到。

    倒是从某些现场发言的观众口中听到过。他们手中的牌子,往往既为同一辩者举起“赞成”的一面,也会随即举起“反对”的一面。很明显,对于他们,哪一方都不是肯定代表正确的一方,也不是肯定错误的一方。“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这句古话,在他们身上有良好的体现,于是反倒显出听的智性来。而有的辩者,在对方辩者发言时,听得很不耐烦,缺少的也正是那种听的智性。

    于是我联想到,自己也与某些外国朋友辩论过关于中国或世界的某事——我说时,他们自然听得认真。往往,刚才彼此的观点还很对立,我一说完,他们居然会紧接着说:“你这种看法,我认为也有对的方面……”

    后来我就悟出了听别人的观点也要有点儿悟性的道理,受益匪浅。

    “你这种看法,我认为也有对的方面……”我觉得我们的同胞太缺少此种听的态度了。于是在听别人阐述他们的观点时,就会呈现出不屑的表情。

    我又联想到五四时期,那是一个“大辩论”的时代。当时也没留下现场辩言(录音机在中国还是稀奇物),但留下的辩文却是许多的。辩文比于现场辩言,毫无疑问是思考得更为成熟的。即使如此,我们今人读后,仍只能从对方辩文的结合中,形成对当时年代某种思想分歧乃至对立较为全面的认识、理解;否则不能。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