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爱情与圈套-《风起陇西》


    第(1/3)页

    第十章爱情与圈套

    今天各个方面的人都在紧张地忙碌着。

    高堂秉与第五台的人继续与柳萤周旋;裴绪亲自前往南郑北二十里的辽阳县调查于程的户籍以及社会联系;而荀诩则率领第三台的人秘密来到了位于青龙山半山腰的军器诸坊总务。

    总务和让靖安司丢尽了脸面的军器作坊不同,后者专司生产,而前者只负责行政事务,所以总务的主管记室一般由文职官员来充任。

    现任总务记室的名字叫霍弋。

    霍弋只有二十多岁,但背景深厚,其父霍峻生前是梓潼太守,是刘备入川时的功臣之一。

    而霍弋自己原本则是皇帝刘禅身边的谒者,因能力出众而被诸葛亮特意调来了汉中,被人视为是蜀汉第三代高级官员预备役中的一员。

    荀诩与霍弋在成都有过数面之缘,彼此都很友善;加上霍弋本身出自行政系统,他治下的总务没那么多军方味道;于是当荀诩提出要求在总务设置埋伏的时候,他没有遭到象去弩机作坊那样的重重阻力,霍弋听到他的要求后立刻就答应了。

    不过霍弋是一个耿直的人。

    荀诩将自己的计划告诉他以后,他直言不讳地说道:“荀从事您如何肯定敌人一定会在这几天活动?

    他们的器具已经被靖安司截获,即使他们还有第二手准备,按照一般常理也会将计划推迟才对。”

    荀诩暗暗佩服霍弋的敏锐,他解释说:“呵呵,他们的时间表和我们一样紧凑,拖延会让他们的处境更加危险;而且,为了降低他们的警惕,我耍了一个小花招。”

    他摆了一个手势,没有继续说下去,霍弋清楚他的工作性质,于是也没有追问,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希望一切如公所料。”

    荀诩的小花招很简单,他将于程的所有遗留物都送交南郑县丞,由他们出面发布了一个公告:宣布前日有一名樵夫抗拒卫所查验,最后跌落山崖而死;有认识他或知其内情者请速报之于南郑县丞云云。

    这就等于告诉敌人,于程的死被南郑当局当作是一次意外事件,并没有引起靖安司的注意

    霍弋取来总务的平面图和几块石头铺在案子上,对荀诩说:荀从事,这是我们目前的布防情况。”

    总务设在青龙山半山腰的一处平地上,平面看起来象是一个面东背西的丁字形。

    正门进入后是一条长廊,两侧是书吏房;总务的记室--弩机图纸就存放在这里--位于长廊的末端;记室向左右两边各伸出两排耳房,每一侧大约有三、四十步长。

    在总务大院的南、北两侧院墙外围还留有两条空地,可供四个人并排而行。

    霍弋拿小石子代表卫兵依次摆在图上,并做了讲解。

    “霍大人,为什么这里不安置些护卫呢?”

    荀诩忽然指着记室的西侧。

    北、南、东三个方向都放置了石子,唯有此处留着空白。

    “哦,因为记室背靠着的是一处峭壁。”

    “峭壁?”

    “是的,我们总务记室的后方依傍着一处悬崖,其下异常陡峭,莫说是人,就是猿猴也难以攀援。

    这一道险要就顶十万雄兵了。

    荀诩将信将疑,他从记室里走出来绕到后面一看。

    地形果然如霍弋所说,这间木制建筑的后面下临一段几乎可以称得上是峭壁的急坡,坡面几乎与地面垂直,上面尖石嶙峋。

    荀诩满意地点点头,回到屋子里。

    两个人围在布防图前继续你一言我一语地交换着意见,荀诩发现霍弋这个人与情报部门天然投契,无论思维方式还是行事风格都很接近,他几乎有点想把这个人挖来靖安司了。

    正在这时,一名总务的侍卫来到了房间门口,冲里面张望。

    霍弋注意到了他,连忙对荀诩说了声失陪,然后走出门去,与那侍卫交谈。

    过了一阵,霍弋回到屋子里来,手里捏着一片谦帛,神色有些古怪。

    “怎么,霍大人是有公务要忙?”

    “阿,怎么说呢,这可真是赶巧了。”

    霍弋将谦帛递给荀诩,后者注意到谦帛以赭丝绕边,显然这是一份丞相府发出的公文。

    这份公文说鉴于近日军团调动,城防警卫人手不足,要求总务调拨一部分卫兵前往支援。

    蜀国一直以来深受兵源不足的困扰,诸葛丞相不得不将有限的兵力尽量编列入野战部队,结果导致各地包括南郑的地方守备部队缺额现象严重。

    一旦主力军团进入战备状态,南郑就不得不在各职能部门抽调卫兵来填补留下来的城防空白。

    这也不是第一次了。

    “看来,这几天晚上就要全靠靖安司的人独立行动了。”

    霍弋带着歉意说,荀诩叹了口气,这是丞相府的命令,不能违令;他又不能去申请取消这一调令--如果这次行动被杨仪或者魏延知道,谁知道会闹出什么事来。

    荀诩从布防图上取下几枚小石子,看了看地图上所剩无几的石子,重新开始摆布起来。

    他们两个都不知道,此时糜冲和黄预正伏在总务邻近一片高处的岩石之间,透过岩石交错之间的缝隙窥视着总务大院的动静。

    他们从早上开始就潜伏在这里,现在终于看到大院中有了动静。

    二十几名蜀军士兵在长官的喝令下迅速跑到了院中的空白场地集合,然后站成两列纵队,在霍弋的率领之下徐徐开出了总务,沿着山路朝南郑城内走去。

    “看来‘烛龙’大人果然了得!”

    黄预兴奋地低声说道。

    “烛龙”对蜀军的警卫部队简直就是如臂使指。

    糜冲盯着已经变得冷清寥落的总务,面无表情地说道:“他这也是冒了极大风险的,我们可不能浪费这个机会。”

    “那么我们今天晚上按原计划行动?”

    黄预问道,“虽然于程兄弟不幸身死,但我已经找了合适的人接替他的位置。”

    “没人发现于程的真实身份?”

    “有人在卫所前发现了于程兄弟的认尸通告,看来是没有觉察,否则靖安司的人早就介入了。”

    “唔,既然这样,事不宜迟,我们今天晚上动手。”

    糜冲说完从岩石坑里爬出来,拍拍身上的土,转身走下山去。

    黄预紧紧跟在后面。

    为防万一,他们留下了一名五斗米教徒继续了望。

    两个时辰以后,这名监视者注意到有两台顶端缀着孔雀翎的幕车来到了总务,它们停在了门廊附近,恰好被翘起的飞檐挡住了视角。

    两名文官大摇大摆地出现在了总务的本馆门口,他们与守卫交谈了一会儿,就回到轿子里。

    十六名轿夫抬着轿子按原路返回,很快消失在山路尽头。

    “这两个当官的真是爱讲排场……”监视者打了个呵欠,不无嫉妒地想到。

    他不知道,这两台轿子里挤在一起的是十名靖安司行动组的成员,他们已经悄无声息地潜入了总务院内。

    讽刺的是,荀诩以这种秘密方式运送靖安司“道士”进来,不是为了防备魏国间谍,却是为了防军方与司闻曹本身的耳目。

    三月三日的白天平静地过去了,入夜以后,实行宵禁的南郑城变的分外安静,而位于青龙山荒僻山岭之上的总务则更显得寂寥无比。

    就在这一片貌似平静的夜幕之下,一个黑影悄悄地接近总务大院,他巧妙地利用山脊起伏的曲线,将自己的身影在大部分时间内都隐藏着黑暗中。

    军器诸坊的总务按照编制一共有三十五名卫兵,其中二十五名在任,十名流休。

    现在被南郑城防调走了二十名,于是今晚实际上负责巡逻的只有十人。

    由十个人负责二十五个人的巡逻区域,实在是十分勉强。

    于是总务大院四个角楼只有两个前楼各派了一人驻守,正门看守两人,余下的六人则分为两人一组来回在丁字走廊巡回。

    无论巡逻间隔和密度都差强人意。

    黑影游到北侧耳房的外墙,贴着墙根朝角楼张望。

    这位置的角楼今天没人看守,也没有点起火把。

    黑影确认自己不会被看到以后,从怀里掏出一把飞钩,在钩上系上麻绳,然后用力朝墙另一边扔去。

    飞钩唰地飞过墙头,特制的回钩铁头“啪”地一声吃住了泥砖砌成的总务外墙内侧。

    黑影拽了拽绳子,确认第一个钩已经牢固,然后又取出第二个钩如法泡制。

    接下来,他在手里沾了些滑石份,双手以两根麻绳为支撑,手脚并用朝上爬去。

    只一会功夫就攀上了墙头。

    他第一个动作就是伏下身子,因为巡逻队恰好从墙内侧走过来。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