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祁景焘扫描一番白老爷子的中药材储备,发现这些野生药材的年头足,焙制也很规范,就建议小白医生通过药浴配合针炙给刘慧玥进行下一步治疗。 在中医治疗方式中,药浴法是外治法之一。所谓的药浴法即用药液或含有药液水洗浴全身或局部的一种方法,其形式多种多样:洗全身浴称“药水澡”;局部洗浴的又有“烫洗”、“熏洗”、“坐浴”、“足浴”等分类,尤其烫洗最为常用。 药浴用药与内服药一样,亦需遵循处方原则,辨病辨证,谨慎选药,暨根据病人各自不同的体质、时间、地点、病情等因素,选用不同的方药,各司其属。煎药和洗浴的具体方法也有讲究:将药物粉碎后用纱布包好,或直接把药物放在锅内加水煎取亦可。 药浴自古有之,我国最早的医方《五十二病方》中就有治婴儿癫痫的药浴方。《礼记》中讲“头有疮则沐,身有疡则浴”,《黄帝内经》中有“其受外邪者,渍形以为汗”的记载——可以讲,药浴的历史源远流长,奠基于秦代,发展于汉唐,充实于宋明,成熟于清代。 中医药浴的应用历史优久,早在晋、南北、隋唐时期,临床医学发展迅速,药浴被广泛的应用到临床各科。 宋、金、元、明时期,药浴的方药不断增多,应用范围逐渐扩大,药浴成为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元代周达观在《真蜡风土记》中记有“国人寻常有病,多是入水浸浴及频频洗头便自痊可。”可见当时药浴已成为当时医生和百姓常用的一种治病方法。 到了清朝,药浴发展到了鼎盛阶段,清代名医辈出,名著相继刊物。随着《急救广生集》、《理瀹骈文》等中医药外治专著的出现,中药药浴疗法已进入比较成熟和完善的阶段。 药浴作用机理概言之,系药物作用于全身肌表、局部、患处,并经吸收,循行经络血脉,内达脏腑,由表及里,因而产生效应。药浴洗浴,可起到疏通经络、活血化淤、驱风散寒、清热解毒、消肿止痛、调整阴阳、协调脏腑、通行气血、濡养全身等养生功效。 现代药理也证实,药浴后能提高血液中某些免疫球蛋白的含量,增强肌肤的弹性和活力。药浴是好东西大家都知道,也都希望能享受到药浴的好处! 再说药膳,在现今生活中,生活好了,感慨起人生苦短的人也越来越多了起来,人们普通开始注重起养生与保健了。打针吃药不是什么好事这大家都知道,是药三分毒的道理大家也都口熟能详,说起来都头头是道,而药膳则不同,好吃又能保健,多好! 药膳是中药材与食材相配伍而做成的美食。它是中国传统的医学知识与烹调经验相结合的产物。它“寓医于食”,既将药物作为食物,又将食物赋以药用,药借食力,食助药威,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既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又可防病治病、保健强身、延年益寿。 药膳确实具有保健养生、治病防病等多方面的作用,但绝不能乱用,在应用时应遵循一定的原则。药物是祛病救疾的,见效快,重在治病;药膳多用以养身防病,见效慢,重在养与防。药膳在保健、养生、康复中有很重要的地位,但药膳不能代替药物疗法。各有所长,各有不足,应视具体人与病情而选定合适之法,不可滥用。 传统中医药膳讲究很多,主要的原则的有以下几点: 一是因证用膳:中医讲辨证施治,药膳的应用也应在辨证的基础上选料配伍,如血虚的病人多选用补血的食物大枣、花生,阴虚的病人多使用枸杞子、百合、麦冬等。只有因证用料,才能发挥药膳的保健作用。 二是因时而异:中医理论认为,人与日月相应,人的脏腑气血的运行,和自然界的气候变化密切相关。“用寒远寒,用热远热”,意思是说在采用性质寒凉的药物时,应避开寒冷的冬天,而采用性质温热的药物时,应避开炎热的夏天。这一观点同样适用于药膳。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