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对比(2/4)-《我的光影年代》
第(2/3)页
“我在充电…”
“看电影也算充电?”
“当然…多了解一些其他导演的风格、作品,对我来说是个很好的学习过程!”
两人来到客厅,吕潇然先洗了把脸,然后感慨:“我真是小觑了好莱坞!”
“…怎么讲?”
“人家在上世界八十年代就拍出了《异形》、《银翼杀手》、《ET·外星人》、《星际迷航》…六十年代就有《2001太空漫游》…”
好莱坞大制片厂系统在60年代正式消亡,而以科幻为代表的幻想艺术在60年代末则开始蓄势待发。
如果从美国电影发展史来看,60年代是属于电影大师中的大师斯坦利·库布里克的。其中,《2001太空漫游》在科幻片的影响力早已不言而喻。
1968年的《人猿星球》虽然特效笨拙,但已经在向观众暗示:幻想的大门即将开启,你们准备好了吗?
20世纪70年代,好莱坞的“大片”时代正式来临,横空出世《大白鲨》、《第三类接触》与《星球大战》系列在特效技术的推动上为电影的制作设计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虽然还是以物理特效为主,但幻想艺术开始以概念设计的方式进入到电影制作当中。
越来越多的电影已不满足于拍摄现实或历史的城市空间,科幻和奇幻类型电影成为了导演和艺术总监们“新画布”。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是美国经济繁荣的标志时期,英雄主义动作冒险电影成为了娱乐大片的宠儿。
利用刚升级换代的特效技术,《星球大战》的“汉·索罗”换装后成为了斯皮尔伯格《印第安纳·琼斯》系列的绝对主角。
乔治·卢卡斯继续引领者他的概念艺术团队带来了《帝国反击战》与《绝地归来》,但所有科幻电影在制作设计领域的光芒完全被雷德利·斯科特的开创性杰作《银翼杀手》盖过了。
这部电影以2019年洛杉矶腐朽黑暗的未来工业城市为背景,催生了“赛博朋克”和“未来主义黑色电影”类型,同时也是通过电影建筑来隐射社会发展矛盾,探讨未来城市问题的典型科幻片代表。
《银翼杀手》将科幻片引入了另一个新高潮!
20世纪90年代是另一个多产的十年。
幻想艺术被《剪刀手爱德华》带入了一个新的黑暗童话世界。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新月异,特效技术在《侏罗纪公园》、《黑客帝国》中开花结果。
斯坦·温斯顿工作室制作的物理特效在80年代的《终结者》中初出茅庐,在90年代“复活”恐龙的技术竞赛中大放异彩。
当然,特效界的领航员詹姆斯·卡梅隆的《泰坦尼克号》奠定了21世界好莱坞在海外市场的摧枯拉朽之势,也为下个十年的“科幻核弹”《阿凡达》奠定了基础。
进入二十一世纪…
一切原地打转了——现在最流行的是什么?
第(2/3)页